“余额宝”们为何能打败银行
发布时间:2014-02-21 09:50
在线咨询
重要提醒:本网站所发布内容为转载资讯,供您浏览和参考之用,请您对相关内容自行辨别及判断,本网站对此不承担任何责任。凡私自告知添加联系方式、保证无条件入职、收取各种费用等信息,请保持高度警惕,防止上当受骗造成各种损失。
从余额宝异军突起,到百度“百发”再到微信“理财通”,互联网金融的发展速度让人惊诧。互联网金融的发展之所以如此迅速,以至于让传统银行倍感压力的原因到底是什么?
首先,“余额宝”类产品具有活期存款的灵活性和较高的收益,以至于人们忽略了这类产品的本质,认为其性质与活期存款相同,其实不然。拿“余额宝”来说,它是人们通过支付宝购买天弘增利宝货币基金而获得的收益,是一种理财投资,它的高收益伴随着高风险,也存在着亏损的可能,显然不能与银行活期存款的“可靠”相比。但在现实操作中此类产品对用户的风险提示不足,重点宣传产品的高收益而忽略了风险,在一定程度上误导了用户。此外,“余额宝”类产品也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基金,因为它具有起点低、赎回快、风险收益稳定的特点,虽然是基金,却支持“T+0”资金实时划转,在功能上越来越像银行活期存款。也正是如此,人们才会频频拿“余额宝”类产品的收益与银行的存款利率进行比较,而“余额宝”类产品也凭借自身的灵活性和相对较高的收益在与银行的“吸储”大战中屡获佳绩。
其次,“余额宝”类产品的投资几乎没有门槛,几元钱就可以进行投资理财,操作方便快捷。只需要你一键式的购买,不需要客户凭借自己有限的知识去甄别选择。这对于没有相应理财知识的普通人是相对理想的选择,也是“余额宝”类产品为什么能够迅速蹿红以及能威胁到银行在储户心中地位的原因之一。
事实上,基金公司进行的相对安全的投资就是通过把“余额宝”类产品获得的资金的绝大部分投向风险小、安全性高的银行存款(同业存款)。也就是说,“余额宝”类产品没有自己的造血功能,其收益主要还是依赖于银行。既然如此,银行为什么还竞争不过此类产品呢?一是,“余额宝”类金融产品拥有高黏度且数目庞大的用户群,并且不需要开设营业网点,也不需要众多的工作人员,因此其经营成本远低于银行;二是,“余额宝”类产品属于互联网时代的创新产品,目前对这类产品的监管还存在空白,而银行的活期存款则面临各种严格监管,其面临的监管成本远远高于“余额宝”类产品。
另外还有一个困扰很多人的问题:为什么“余额宝”类产品的存款利率会比银行存款利率高几倍甚至十几倍呢?一方面是因为“余额宝”类产品在银行的存款数目巨大且多为银行急需,因此有机会和银行就利息问题进行议价,使得货币资产可以获得相对公平的价格,其利率比较接近市场利率,而银行的存款利率是远远低于实际市场利率的。另一方面是因为活期存款的利息率一般是在央行发布的基准利率的基础上进行微调,而银行利用自己吸收储蓄方面具有独特的地位压低利率,以期获得较高利润。众所周知,中国的银行业当前主要的利润来源的基础仍是存贷利差,而活期存款占总存款的比例是能够拉低存款成本的重要指标,活期存款占比越大,银行吸收资金的平均成本就越低,利差也就越大,银行的利润也就越大。这也是造成银行存款利率偏低的一个重要原因。
“余额宝”类金融产品的迅猛发展,让我们再次惊叹创新的魅力。传统银行的“失败”有其必然因素,一是传统银行在同质竞争的方向上走了太久,创新力明显不足。二是传统银行忽略了市场的力量,扭曲的价格早晚会因市场的充分竞争而改变。面对巨大的竞争压力,传统银纷纷推出自己的理财产品,例如平安银行(000001,股吧)“平安盈”,工行浙江分行的“天天益”。目前“吸储”大战进行得热火朝天,但是真正的赢家既不会是传统银行也不会是互联网金融,博弈的最终结果就是扭曲货币价格得以矫正,普通人能从中获得长远的实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