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疑类贷款余额稳定 或为银行坏账上升“刹车”
发布时间:2014-02-17 15:40
在线咨询
重要提醒:本网站所发布内容为转载资讯,供您浏览和参考之用,请您对相关内容自行辨别及判断,本网站对此不承担任何责任。凡私自告知添加联系方式、保证无条件入职、收取各种费用等信息,请保持高度警惕,防止上当受骗造成各种损失。
2月13日,银监会公布的《商业银行主要监管指标情况表》显示,截至2013年12月末,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5921亿元,比年初增加993亿元,不良贷款率为1.0%,比年初上升0.05个百分点,升至全年最高水平。虽然数据符合此前业内的普遍预期,但不良贷款余额及不良贷款率的较快上升给银行业敲响了警钟。笔者认为,从银行业的整体运营及风险控制情况,以及宏观经济的走势来看,也无需过分担忧不良贷款率上升。
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较长时间保持相对稳定,从2011年第四季度开始出现反弹迹象。这是因为我国经济增速逐渐放缓。为了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改变当前部分行业产能过剩严重的状况,政府采取一系列措施进行结构调整。结构调整,使得经济面临转型阵痛,部分行业经营受到影响,企业利润下滑。在银行业,体现为资产质量下滑的压力。
此前,银监会要求商业银行信贷投向要向化解过剩产能倾斜,但部分产能过剩、问题突出行业的企业在短期内仍无法摆脱经营困境,沦为银行不良贷款重灾区。制造企业,如钢铁、水泥企业产能过剩问题突出。尤其最具代表性的就是钢贸贷款,此前的持续景气,掩盖了不少虚假抵质押的钢贸企业,随着房地产调控,钢铁行业景气度下降,钢贸贷款风险暴露。
不过,商业银行已认定这部分钢贸商贷款难以追回,因此会加快核销此类贷款。由于钢贸贷款在贷款总量中占比并不大,银行系统核销钢贸坏账不会造成太大影响。
专家预计,未来银行资产质量下滑压力将进一步加大,短期不良贷款可能继续小幅增加,长期发展取决于整体经济走势。如果经济增速快速放缓,不良贷款在未来两三年内可能集中暴露,不良率将会继续上升。
虽然如此,但银行业坏账风险仍可控。首先,监管层一直在警示风险,也加强对银行业风险的管控。银监会主席尚福林2013年9月份就曾表示,银行要在风险承受能力范围内开展信贷业务创新。
实际上,从贷款的分类看,次级类、可疑类贷款余额虽然已连续八个季度上升。但从占全部不良贷款的比例分析,次级类贷款占全部不良贷款的比例持续上升较快,而可疑类比较稳定,损失类占比也在上升,总体来看相对稳定。
其次,只要宏观经济仍能保持一定的增长速度,银行的坏账风险都处在可控范围内。
2013年第四季度,中国GDP同比增长7.7%,虽然不及第三季度7.8%的增幅,但仍超出市场预期,也超出了此前制定的7.5%的增长目标。专家预计,2014年,中国经济仍能保持7.6%左右的增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