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小企业”的“大银行”
发布时间:2014-01-16 13:16
在线咨询
重要提醒:本网站所发布内容为转载资讯,供您浏览和参考之用,请您对相关内容自行辨别及判断,本网站对此不承担任何责任。凡私自告知添加联系方式、保证无条件入职、收取各种费用等信息,请保持高度警惕,防止上当受骗造成各种损失。
服务“小企业”的“大银行”
数十年来,中国农业银行以传统的服务“三农”业务为基础,形成了在服务涉农小微企业、服务县域经济腾飞、服务经济转型升级等方面的独特优势,累计向近300万户小微企业提供金融服务。
无论是以国际视野,还是从历史角度来看,农业银行都是中国扶持小微企业发展最有特色的商业银行,多年来致力演奏着“小企业”与“大银行”的和谐乐章。
在世间万物中,“大”与“小”似乎总是天然对立的。
置于经济领域,大企业、大公司总居于舞台中央,吸引着更多的目光,占据着大部分资本。追光灯之外,在一国经济、民生领域扮演重要角色的小微企业,却面临着巨大的发展压力。这些问题的生成,与“大型银行服务小微企业”这一国际性金融难题尚未彻底解决不无关系。
现实印证,“大”和“小”又可相辅相成、相伴随行。
在拥有4000万家以上的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的“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作为大型国有控股金融机构,中国农业银行以紧扣时代脉搏的倾情实践,打破了“大银行无法提供好的小微企业金融服务”这一论断,其在服务涉农小微企业、县域产业集群、科技创新等方面的成功探索,不仅为中国小微企业茁壮成长提供了有力支撑,更为破解国际性难题找到了一种带有明显“中国特色、农行路径”的实践参考。
深耕于“农”—
促现代农业提质增效
改革开放30余载,累累硕果深刻地影响着生活在神州大地上的每一个人,更使中国的“三农”经济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巨大成就的背后,随处可见农业银行倾情服务的身影。当历史的车轮进入21世纪,如何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跨越,带领9亿农民奔向小康生活,成为了这个古老农业大国面临的最新问题,农业银行的金融服务随之跟进。
当世界各国将强化农业产业链的价值创造能力、积极扶持小微企业健康发展作为改善“三农”经济发展环境的重要命题深入探讨时,农业银行依托自身在“三农”金融服务方面积淀的先发优势,亦在找寻适合中国国情的涉农小微企业服务模式。
倾情支持乡镇小企业发展壮大—
镜头回溯到1979年,农业银行第四次恢复成立。是年,恰值中国乡镇企业风起云涌之际,农业银行成为国内第一批社队企业、乡镇企业“开疆拓土”的主要资金供给者。
改革开放春风下,刚刚起步的乡镇小微企业拥有一股与生俱来的活力,也成为新中国较早一批小微企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放下农具、洗净泥腿,农村大地中的能人们穿上西装、拎起皮包,一转身就成为了乡镇企业家,风光背后,也面临严峻的生存考验。
四川青年刘永好就是其中一员。
1982年,怀揣当上“万元户”的梦想,刘永好和他的三位兄长辞去公职,来到四川成都新津县当起了“育新良种场”场长。小小的育种场成为了日后拥有中国最大的饲料生产企业、最大的农牧企业之一、最大的农牧产业集群—新希望集团的雏形。
让刘永好难以忘怀的是危难时刻农业银行的鼎力扶持。30年风雨路,从一千元到一百亿元,农行见证了企业发展壮大的每一步,倾情托举起世界级农牧企业的“新希望”。
这样的故事并非孤例,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的道路上,农业银行与伊利、蒙牛、鲁花、隆平高科(000998,股吧)等“明星”涉农企业一路相随,最终扶持其成为今天享誉大江南北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
如今,农业银行伴小微客户成长的故事仍在上演。
“农行的妇女创业贷款好。”宁夏海原县七营镇八营村,村民韩素红站在自家温室大棚前满怀激情,“有了钱,我创业的劲头更足了,今天的家庭农场明天就能变成枸杞加工企业。”
依托在“三农”金融领域积累的专业优势,农业银行尽己所能为渴望创业致富的农民提供全方位服务,支持一批又一批小微企业发展成为涉农大企业。这些企业在稳定农业生产,丰富百姓“菜篮子”、“米袋子”,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同时,也辐射带动众多上下游中小微企业发展。
精心培育提升农业产业链价值—
“农业价值链是一个伴随着农业产业各个环节价值增值过程的链条,对链条中的各个环节进行融资,不仅可以提升农业产业链的价值,也有利于提升农村金融机构的价值。”1985年,哈佛大学商学院著名教授迈克尔·波特提出的价值链理论,不仅在荷兰拉博银行这样专注于农业和食品领域的大型商业银行身上得到了成功应用,一些国际发展援助机构的项目也以之为指导进行设计。
近年,农业银行紧紧把握农业产业化发展大势,通过服务产业化组织,为产业链上的小微企业提供资金支持。
特色林果业是新疆的五大支柱产业之一。从田间地头的果农,到深耕细作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再到果品大进大出的农产品(000061,股吧)流通市场,特色林果业在当地已经形成了一条较为完整的产业链条。针对林果小微企业客户的个性化金融需求,农行新疆分行以运作流程简单、审批环节少、投放速度快的“小企业简式快速贷款”、“精品农户贷款”和三农特色产品“季节性收购贷款”作为主打,实现了“贷得快”,满足了此类客户贷款资金需求集中、时限急等要求。
“党的政策好,农行服务好,明年打算再建一个核桃加工厂,让中国农民种的核桃走向世界。”2009年,在农行持续有力的支持下,新疆喀什叶城县依提木孔乡的维吾尔族青年玉苏音·亚森承包了50亩核桃园。现如今,他家的核桃园亩产可达450公斤,仅核桃收入一项就有20多万元。
从林果飘香的天山南北,到三江平原的万亩良田,再到茶香四溢的武夷山下,到处都有农行对接产业链、物流链、资金链提供链式金融服务的身影。农行依托自己遍布大江南北的服务网络和丰富的“三农”服务经验,根据农业产业链的不同特点探索差异化的综合服务,实现了涉农小微企业服务的模式创新。
创新满足涉农小企业差异需求—
法国农业信贷银行等国际先进涉农金融机构的一系列经验表明,伴随着农业生产方式、农村经济和金融生态环境的变化,开发各种适合农村金融需求的信贷产品,满足农村地区的各类金融需求已成为大势所趋,也是金融机构自身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所在。
面对成千上万涉农小微企业客户的不同发展需求,农业银行在全国范围内不断创新金融产品。目前,该行“金益农”品牌下的“三农”专属产品已达到103项,满足了农业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科技企业等各类经营主体的金融需求,促进了规模农业和现代农业的快速发展。
在山东,农业银行推出市场上第一只“三农”中小企业集合票据—山东寿光“三农”中小企业集合票据,为相关企业融资5亿元,募集的资金用于支持蔬菜大棚种植、农产品深加工、物流运输、农业生产资料生产等。
在江苏和浙江,农银金融租赁公司针对小微企业特点开发了“银赁通”、“融租通”等特色产品,为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垦农场、农机厂商等一大批“三农”小微企业客户提供融资租赁服务和综合金融解决方案。
在湖北汉川,在内蒙古克什克腾,在陕西安塞,在安徽绩溪,在厦门同安,在浙江永康,农银村镇银行立足地方经济,坚持“支农服小”,为现代“三农”小微企业客户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
“农业银行凭借其多年来积累形成的人员、网点、机构、地域、规模等方面的综合优势,充分发挥出大银行在服务小微企业领域的主导作用,积累了一整套极具开创意义的成功经验。”中央财经大学金融学院教授韩复龄这样评价农业银行在服务涉农小微企业方面所做的努力。
面对农村金融和小微企业金融服务这两大国际性金融难题,面对中国特殊国情下涉农小微企业客户发展壮大面临的巨大艰辛,过往60余年,农业银行带着党和国家交付的历史使命,带着广大农民致富奔小康的热切期盼,扎根“三农”经济,探索出一整套服务涉农小微企业的业务发展模式,为破解涉农小微企业融资难这一国际难题找到了答案。
业精于“专”—
助县域经济跨越发展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和枢纽。放眼国际,各国农村经济发展的实践表明,农村金融在发展中国家的工业化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当世界各地的人们享受着物美价廉的“Made in China”带给他们的便利时,或许很难联想到,这些琳琅满目的纺织制品、日用百货、家用电器来自某个位于中国小县城里小小的生产车间,而无数个这样的小微企业聚拢在一起创造出了“昆山之路”、“江阴板块”、“义乌指数”、“顺德制造”等一大批县域产业集群的标志性发展奇迹,起到了助推县域经济腾飞、加快城镇化进程的重要作用。
在一个个冠以“中国制造”的专业市场从无到有、由弱变强的过程中,也处处都有农业银行在信贷资金、国际业务、个人理财、结算渠道等领域提供金融服务的身影。
全流程助力“中国制造”扬帆海外—
改革开放之前,现在举世闻名的“世界超市”—浙江义乌还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县、穷县,三十年后的今天,义乌一跃成为国际性大都市,年进出口额度突破100亿美元。
丁志民,义乌市场发展中脱颖而出的弄潮儿,在义乌第一代市场成立初期的1983年,丁志民即弃农经商,开始在市场内摆摊,到2012年,其一手建立的三鼎控股集团成为义乌最大的工业企业。在三鼎控股崛起的背后,农业银行三十年来一直践行着与小微企业客户相伴成长的郑重承诺—从1983年的雪中送炭,再到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时的不离不弃,农行始终坚定地站在他身边。
义乌有17.44万户市场主体、2.6万家工业企业,正是这些小微企业的发展壮大,成就了义乌县域经济综合竞争力在浙江省排名第一,县域人均可支配收入排名全国第一的耀眼成绩。而这背后,农业银行发挥了重要作用。三十多年来,伴随义乌小微企业的成长,农行义乌分行小微企业的支持力度始终位居同业前茅,目前小微企业贷款余额已经达到100亿元。(待续)
(本报记者 孙明 文思秦 岑婷婷 李彦赤 通讯员 周宗荣)